2022年10月09日07時43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采用長征二號丁型運載火箭,成功將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夸父一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夸父一號”成功發射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dvanced Space-based Solar Observatory,簡稱ASO-S),是由中國太陽物理學家自主提出的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繼“悟空”“墨子號”“慧眼”“實踐十號”“太極一號”“懷柔一號”之后,研制發射的又一顆空間科學衛星,實現了我國天基太陽探測衛星跨越式突破。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以“一磁兩暴”為科學目標,將利用太陽活動第25周峰年的契機,對太陽上兩類最劇烈的爆發現象——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以及全日面矢量磁場開展同時觀測,研究“一磁”即太陽磁場,“兩暴”即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的形成、相互作用及彼此關聯,為影響人類航天、通訊、導航等高科技活動的空間災害性天氣預報提供支持。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搭載了全日面矢量磁像儀、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和太陽硬X射線成像儀三臺有效載荷,三臺載荷相互配合,將首次在一顆近地衛星平臺上實現對太陽磁場、太陽耀斑非熱輻射、日冕物質拋射日面形成和近日面傳波的同時觀測。借助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將首次在萊曼阿爾法波段實現全日面和近日冕的同時觀測。衛星設計壽命4年,運行在約720公里的太陽同步晨昏軌道。
南京分院系統單位在此次衛星發射中承擔了重要任務。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是“夸父一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首席科學家單位,牽頭負責硬X射線成像儀載荷和科學應用系統的研制,科學應用系統將在衛星在軌測試期間密切配合工程團隊,開展各項定標工作,繼續完善數據處理、高級數據生產及科學分析軟件,之后正式對全世界開放數據軟件,并為用戶提供數據瀏覽、數據下載、觀測計劃提交、組織培訓等服務,同時與地面支撐系統配合進行衛星的在軌運行和狀態監測。南京天光所科學家領銜團隊研制完成主要載荷之一的全日面矢量磁像儀(FMG),FMG是我國第一臺空間太陽磁場測量設備,可實現全日面光球矢量磁場的持續觀測,與國際同類載荷相比具有更高的磁場測量靈敏度和時間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