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科普主管董志川應邀走進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為四年級(1)班的學生們作了一場精彩生動的天文科普報告。
董志川是中科院南京天光所的專業科普工作者,他所講授的天文學、人類深空探測和巨型望遠鏡等科學課程,為南京眾多中小學校青少年所喜愛。
本次科普報告的主題是天文學,在同學們期待的目光中,董志川從人類所處的銀河系講起,伴隨著幻燈片的變換,會“爆炸”的超新星、拖著美麗尾巴的彗星、火星上兩個月亮的奇觀、迷人的土星環、神秘的外星人以及人類發射給宇宙的“地球情書”—那一張神秘的鍍金“唱片”等一系列豐富而有趣的天文學知識,生動地呈現在孩子們面前,讓同學們感到既癡迷又興奮。
講座同時緊扣著天文學當前的諸多熱點,隨著講座的深入,同學們得以了解到更多的天文學現象和科技前沿的知識:了解到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近期取得的進展,例如“天問一號”飛船著陸火星的漫長旅程,以及我國兩批航天員已入駐中國自己的空間站等;同時,同學們還學習到“彗木相撞”的壯麗奇景、淘氣的星際來客“奧陌陌”小行星以及號稱“光譜之王”的中國“郭守敬望遠鏡”的相關知識。
同學們認真聆聽,如癡如醉,這些有趣的天文學知識讓他們感到那么新奇和興致盎然,他們紛紛舉起稚嫩的手,提出各種問題,例如:“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它們長什么樣子?”“人類是否能實現星際航行?”“白矮星和黑洞到底是什么?”……董志川對這些問題認真地一一作答并和小同學們互動,充分滿足了孩子們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董志川在報告中講到,在人類探測宇宙的征程中,我們中國人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例如我國發射的“神舟”和“嫦娥”系列飛船、“玉兔”月球車、空間站,以及FAST巨型“天眼”射電望遠鏡和有“世界光譜之王”稱號的LAMOST望遠鏡等,這些成就都是人類科學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當聽到這些成就,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油然而生。
隨著一幅幅精美絕倫的星空和天體圖片的展開,在董志川的娓娓道來中,宇宙的廣袤深邃與絢麗多彩,已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孩子們的思緒,隨著講座的內容,跟隨著“天問一號”和“旅行者1號”宇宙飛船駛向了茫茫星辰大海。
活動結束,師生們意猶未盡,班主任老師代表學生們熱情的表示,希望天光所能多開展類似科普講座,更多地講述孩子們感興趣的天文科普知識。董志川也被學生們的執著和熱情所感染,深切地感受到廣大青少年學生對于科學知識的渴求,也更明晰的意識到科普工作者身上所肩負的科學傳播責任。
董志川介紹中科院天光所
董志川介紹“天問”飛船的火星著陸過程
董志川向學生講授脈沖星的知識
董志川向學生宣傳 “天眼”望遠鏡和與“天眼”齊名的“世界光譜之王”LAMOST望遠鏡等